病毒已变异,亚洲出现首例!可通过飞沫传播
猴痘
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
已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
最新概况
2024年8月14日,世界卫生组织宣布,由于刚果民主共和国等非洲多国的猴痘疫情不断升级,猴痘疫情已构成“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”,呼吁各国采取紧急行动,防止疫情蔓延。
2024年8月22日,泰国公共卫生部召开新闻发布会确认,该国出现首例猴痘Ib变异株病例。这也是世卫组织为猴痘疫情拉响全球公共卫生警报后,全球第二例、亚洲首例Ib变异株病例。
新一波疫情
很有可能会再次
跨越国界蔓延至全球
我们该如何做好战“痘”准备?
新型毒株
可通过飞沫传播,正加速蔓延
世卫组织数据显示,今年以来报告猴痘病例数超过1.56万例,已超过去年病例总数,其中死亡病例达537例。除了感染人数大幅增加,本轮猴痘疫情令人担忧的一点是,一种新的Ib型变异株正在快速蔓延。
疫情特点
1️⃣新型毒株:本次非洲疫情涉及的猴痘病毒是1b型变异病毒,其致死率和感染率均高于国内流行的猴痘病毒毒株。
2️⃣疫情加速蔓延:今年已有10个非洲国家发现猴痘病例,其中布隆迪和卢旺达均为首次报告,刚果(金)猴痘疫情尤为严重,猴痘疫情在非洲呈现加速蔓延趋势。
3️⃣涉及人群扩大:新一轮猴痘疫情与2022年爆发的疫情不同,此前主要在男男性行为、性工作者群体之间传播,现波及更多人群,儿童尤其易于感染。
4️⃣可通过飞沫传播:该谱系让病毒不仅可以通过动物传播,还可以通过人体的分泌物(如呼吸道飞沫)、皮疹或受污染物品等方式进行传播,更具有威胁性。
值得注意的是,此次猴痘疫情青少年儿童成为“重灾区”。根据8月19日世界卫生组织召开的关于2024年猴痘病例激增问题的第一次会议,此次受影响最大的人群是妇女和15岁以下的儿童。儿童占病例人数的70%以上,占死亡人数的85%,儿童的致死率是成人的四倍。
所有人群对猴痘普遍易感
这些传播方式要注意!
猴痘
是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
一种病毒性人兽共患病
猴痘病毒感染者和感染动物
是主要的传染源
所有人群对猴痘普遍易感
接种过天花疫苗者
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
但目前我国暂没有可以预防猴痘的疫苗
传播方式要注意!
1️⃣动物传人
直接接触受感染动物的血液、体液、皮肤或黏膜损伤部位等
食用烹饪不当的感染动物也是“动物传人”的风险因素
2️⃣人际传播
一般来说,猴痘病毒在人际间传播并不常见。但现有信息表明,与有症状的病例发生密切身体接触的人群中正在发生人际传播。
人际传播途径包括密切接触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、皮肤损伤部位或被污染物品等,通常需要更长时间面对面才能发生呼吸道飞沫传播。
此外,猴痘病毒还可经由母婴传播和性传播。
一旦出现这种症状,立即就医!
猴痘临床表现主要为
发热、皮疹、淋巴结肿大等
猴痘潜伏期5~21天,多为6~13天
发病早期出现寒颤、发热、
体温多在38.5℃以上
发病后1~3天出现皮疹
皮疹通常从面部开始,然后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,皮疹从斑疹、丘疹、水疱疹逐渐发展为脓疱,并持续一周左右时间,之后结痂,一旦所有结痂脱落,感染者即不再具有传染性。
猴痘为自限性疾病,大部分预后良好。目前国内尚无特异性抗猴痘病毒药物,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和并发症治疗。多数感染者会在2~4周内痊愈,有小概率会变得严重、甚至致命。
做好这4点,猴痘退退退!
1️⃣避免与疑似或确诊的猴痘患者密切接触。
2️⃣若意外接触,应用肥皂水或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洗手。
3️⃣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。
4️⃣加强免疫力,健康饮食,充足睡眠。
特别提醒
出境人员:关注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猴痘疫情信息,不接触猴痘样症状者及可能携带猴痘病毒的啮齿类、灵长类动物。
入境人员:如在境外有可疑接触史,入境21天内应做好自我健康监测,避免与他人发生密切接触。一旦出现发热、皮疹、淋巴结肿大等猴痘样症状,须主动就诊并如实告知接诊医生流行病学史。
尽管猴痘“来势汹汹”
但通过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
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
大多数人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
无需过度担忧
本期封面:
往期回顾
来源丨广东疾控、广州市花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、广州日报、人民日报
编辑丨健康禅城微信团队编辑
点分享
点点赞
点在看